跳转到主要内容

第92篇 - 宗教的后来演变

玉苒厦之书

第92篇

宗教的后来演变

92:0.1 (1003.1)在任何系统性的启示在玉苒厦(Urantia)上得以做出之前许久,人类便拥有了一种有着自然起源的宗教作为其进化经历之一部分。但这种有着自然起源的宗教本身,即是人类超动物性禀赋的产物。在人类千万年的体验生涯中,进化类宗教通过以下诸种运作于蒙昧人、野蛮人和文明人内在及外在的影响所带来的照料而缓慢出现的:

92:0.2 (1003.2)1. 崇拜类辅助者 -- 在动物意识中出现的用于现实感知的超动物性潜能。这可被称作人对神的原生直觉。

92:0.3 (1003.3)2. 智慧类辅助者 -- 在一种倾向于将其崇拜导向更高表达渠道以及不断扩展之神灵实相概念的虔诚心智中的显现。

92:0.4 (1003.4)3. 圣灵 -- 这是最初的超心智性赠与,它会可靠无误地出现在所有真诚的人类人格体中。这种针对渴求崇拜和渴望智慧类心智的照料,会创造出自我实现人类续存之先决条件的能力,这种续存既存在于神学概念中,也会成为真实而又实际之人格体验。

92:0.5 (1003.5)这三种神性照料的协调运作,足以引发和推动进化类宗教的成长。这些影响后来被思想调整者、天使和真理之灵所强化,它们都加速了宗教的发展。这些代理者已在玉苒厦(Urantia)上长久运作,只要这个行星仍然作为一个有人居住的星球而存留,它们就将继续留在这里。这些神性代理者的大多潜能尚不曾有机会来表现出来;在接下来的时代里,随着凡人宗教朝向有着灵质性价值和灵性真理的崇高高度逐层次扬升,许多潜能将会得以展示出来。

1. 宗教的进化性本质

92:1.1 (1003.6)宗教的进化可从早期的恐惧和鬼魂往下追溯,历经许多相继的发展阶段,包括那些起先试图强迫鬼神、后来又试图哄骗鬼神的努力。部落的物神演变成了图腾和部落诸神;魔法口诀则变成了现代的祈祷文。最初作为一种祭献的割礼,则成了一种卫生手续。

92:1.2 (1003.7)在各族的整个野蛮幼年时期,宗教从自然崇拜往上经过鬼魂崇拜而到了物神崇拜。随着文明的发端,人类信奉了更为神秘且更为象征性的信仰,而现在,随着渐趋成熟,人类正准备好认识真正的宗教,甚至准备好了开始接受真理自身的启示。

92:1.3 (1004.1)宗教作为心智对灵性信仰和环境的一种生物性反应而出现;它是一个种族中最后才消亡或是改变的东西。在任何时代,宗教都是社会对神秘事物的调适。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包含仪式、符号、教派、典籍、祭坛、神殿和寺庙。圣水、圣物、物神、护符、祭服、祭钟、祭鼓和祭职,对一切宗教而言也都是常见的。将演进的宗教与魔法和巫术截然分开,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92:1.4 (1004.2)神秘和力量总是会激发宗教情感和恐惧,而情绪则永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强大调节因素而起作用。恐惧一直是基本的宗教刺激物。恐惧塑造了进化类宗教中的诸神,还促成了原始信奉者的宗教仪式。随着文明的进步,恐惧被崇拜、钦佩、尊敬和同情所改变,随后进一步被懊悔和悔改所调节。

92:1.5 (1004.3)有一个亚洲民族教导“神是极受敬畏的”;那是纯进化类宗教的产物。而最高类型宗教生活的启示者耶稣则宣称:“神即是爱。”

2. 宗教与习俗

92:2.1 (1004.4)宗教是所有人类制度中最为稳固坚定的,但它确实也会缓慢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最终,进化类宗教确实会反映出不断改变的习俗,而后者反过来或许也已受到启示类宗教的影响。宗教(崇拜)确实会缓慢无疑但又十分勉强地伴随着智慧 -- 即由经验性推理所指导、由神性启示所启发的知识而来。

92:2.2 (1004.5)宗教紧紧抓住习俗不放;原有的一切都是古老的,且被认为是神圣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石器持久存在于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记载有言:“若你要为我造一座石坛,切莫用凿过的石头建造它,因为若你用工具来建造它,你就已经玷污了它。”即使今日,印度教徒仍用原始的火钻来点燃其祭坛之火。在进化类宗教的发展过程中,新奇事物总被认为是渎神之物。圣餐不得包含新的、加工过的食物,而必须要由最原始的食物组成:“用火烤过的肉与无酵饼和苦菜同食。”所有类型的社会惯例,甚至是律法程序,都依附于古老的形式。

92:2.3 (1004.6)当现代人对不同宗教典籍中如此多被视为淫秽内容的呈现感到吃惊时,他应该停下来考虑一下,历代人都惧怕去移除其祖先认为是圣洁而庄严的东西。一代人也许视为淫秽的许多内容,前代人则视为其公认习俗的一部分,甚至是获得认可的宗教仪式。相当多的宗教争端都是由试图将古老却应受谴责的做法与新而进步的理性相调和、找到看似合理的理论来替古老陈旧习俗之信条久存辩护而引起的。

92:2.4 (1004.7)但尝试过于快速的宗教发展则只能说是愚蠢的。一个种族或国家只能从一个与其当前进化状态及其适应天赋适度一致且兼容的先进宗教中吸收内容。在决定宗教演进的过程和进展上,社会、气候、政治和经济状况都是有影响力的。社会道德不是由宗教 --即进化类宗教所决定;反而是宗教形式由种族道德所决定。

92:2.5 (1005.1)人类各族只是在表面上接受某种外来的新宗教;事实上,他们会令其顺应自己的习俗和旧有的信仰方式。这在某一个新西兰部落的例子中得以很好的说明,他们的祭司在名义上接受了基督教之后,声称收到了来自加百列的直接启示,大意是这个部落成了神之选民,并指示他们获许任意沉溺于随便的性关系以及众多其它古老陈旧的习俗中。即刻所有新成的基督徒们都转向了这一新颖而走样的基督教。

92:2.6 (1005.2)宗教曾一度准许过各种前后矛盾的行为,也曾认可过几乎一切在现今看来不道德或是罪恶的东西。未受经验教导和理性协助的良知,从未曾也永不会成为人类行为的一种可靠无误的向导。良知不是神对人类灵魂的一种训喻。它只是任一当下存在阶段诸多习俗中道德与伦理内容的总和;它仅代表了任一给定情形下人为设想的反应理念。

3. 进化类宗教的本质

92:3.1 (1005.3)对人类宗教的研究,便是对过往时代古老社会阶层的考察。将诸神拟人化的习俗,是对最初设想出这些神灵的古人道德的真实反映。古老的宗教和神话都忠实描述了许久以前消失无闻的民族信仰和传统。这些古老的教派习俗,伴随着更新的经济习俗和社会演变持续了下来,当然,它们看起来非常的不一致。教派的残余物展示了过去各民族宗教的一幅真实画面。永远记住,教派的形成,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而是为了传播其信条。

92:3.2 (1005.4)一直以来,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涉及礼仪、仪式、惯例和教条的事务。它通常伴随着那一持久制造不和的谬误、即选民妄想而受到玷污。诸如咒语、灵感、启示、安抚、悔改、赎罪、祷告、祭献、祈祷、忏悔、崇拜、来生、圣事、仪式、赎金、救赎、赎命、契约、污秽、净化、预言、原罪这些基本宗教观念——它们都可回溯到早期的原生性鬼魂恐惧。

92:3.3 (1005.5)原始宗教不过是延伸到包含死后续存的一种物质性生存挣扎。对这种信条的遵从代表了自我维持性挣扎延伸到了一个想象出来的鬼灵世界领域。但在试图去批评进化类宗教时则要谨慎。要记住,那都是发生过的;它是一种历史事实。还要进一步回想起,任何观念的力量并不在于其确定性和真实性,而在于其对人的感染力所产生的生动性。

92:3.4 (1006.1)进化类宗教不会为改变或修正提供保障;它不像科学,不会为自身的进步修正提供准备。已进化的宗教要求尊重,因为其追随者相信它是真理;“一次就传递给了圣徒的信仰”,在理论上来说既是最终性的,也是绝无谬误的。教派拒绝发展,是因为真正的进展必然会改变或摧毁教派本身;因此,修正必定总是要强加于其上。

92:3.5 (1006.2)只有两种影响能够改变和提升自然宗教的教条:逐渐进展的习俗之压力,以及划时代启示的周期性启发。进展缓慢是毫不奇怪的;在古代,具有进步性或创造性就意味着要像巫师一样被处死。教派历经世代漫长周期而进展缓慢。但它又确实在向前进展。对鬼魂的进化类信仰,为启示类宗教的哲学奠定了基础,后者最终会摧毁其起源所带来的迷信。

92:3.6 (1006.3)宗教在许多方面阻碍了社会发展,但若没有宗教就不会有持久的道德、伦理和有价值的文明。宗教孕育了众多非宗教性文化:雕塑起源于偶像制作,建筑起源于圣殿建造,诗歌起源于咒语,音乐起源于崇拜唱诵,戏剧起源于寻求鬼灵指引的演戏,舞蹈则起源于季节性的崇拜节目。

92:3.7 (1006.4)但在提醒宗教对文明的发展和维护必不可少这一事实的同时,应当记录的是,自然宗教也做了不少削弱和阻碍它所培植和维护过文明的事。宗教妨碍了产业活动和经济发展;它造成了人力和资本的浪费;它对家庭也并非总是有利的;它未曾充分地培植和平和善意;它有时忽略了教育,阻滞了科学;它为了虚假的死后富足而使生活变得过分贫瘠。进化类宗教、即人类宗教,确实犯过所有这些及更多的错误、谬误和大错;然而,它确实维护了文化伦理、文明道德和社会团结,并使后来的启示类宗教弥补这些进化性不足成为可能。

92:3.8 (1006.5)进化类宗教是人类最为昂贵但也无比有效的一种制度。人类宗教只能依照进化类文明而被证明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人类不是动物进化的提升产物,那么这样一种宗教发展过程就毫无正当理由可言。

92:3.9 (1006.6)宗教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它培育了某些类的工作;祭司的闲暇提升了艺术和知识;最后,作为所有这些在伦理手段上的早期失误之结果,人类获益良多。萨满们,不论诚实与否,都是极为昂贵的,但他们确实值那么多。精通各门学问的职业和科学,本身都从寄生的祭司阶层中发展出来了。宗教培育了文明,并提供了社会延续性;它是所有时代的道德维治力量。宗教提供了那种人性的自律和自控,而这使智慧成为了可能。宗教是有效的进化之鞭,它无情地驱赶着懒惰而受苦的人类从其自然的智性迟钝状态提升到更高的理性与智慧层次。

92:3.10 (1006.7)而进化类宗教这一神圣的动物提升类遗产,必定会不断被启示类宗教的持续甄别和真正科学的严格考验所精炼和升华。

4. 启示的赐予

92:4.1 (1007.1)启示是进化性的,但却始终是进展性的。自一个世界有历史记录的时代以降,宗教启示不断扩展,并相继变得更具启发性。启示的任务是去分拣和审查相继的进化类宗教。但若启示是要去提升和改进进化类宗教,那么这种神圣探视所描述的教导必定不会太远离它们所被呈示时代的思想和反应。因此,启示必定也确实会始终与进化保持联系。启示类宗教也必定会始终受到人类接受能力的限制。

92:4.2 (1007.2)但不管外在的关联或是由来如何,启示类宗教总是以对某个具最终价值之神灵的信仰以及对某种死后人格身份续存观念的信仰为特征。

92:4.3 (1007.3)进化类宗教是情感性的,而非逻辑性的。它是人类对一个假设鬼灵世界之信念的反应 -- 即对未知事物认知及恐惧所诱发的人类信念反映。启示类宗教则是由真正的灵性世界所提引;它是超智性宇宙对凡人去相信并依靠万有之神灵渴望的回应。进化类宗教描绘了人类寻求真理的曲折探索;而启示类宗教则正是那一真理。

92:4.4 (1007.4)宗教启示曾有过许多大事,但只有五件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五件如下所示:

92:4.5 (1007.5)1. 达拉玛希亚的教导。第一本源与中心的真正概念是由君王卡里迦夏属员中的一百名肉身成员最先在玉苒厦(Urantia)上传播的。这一关于神灵的扩展性启示持续了三十多万年,直至它因行星脱离和教导体系的破坏而突然被终止了。除了凡恩的工作以外,达拉玛希亚启示的影响几近失传于世了。就连诺德族人在亚当到来之际也已忘记了这一真理。在接受了百员教导的所有民族中,红种人保留得最为长久,不过大神的观念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里仅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与基督教接触之时才使之大为清晰和强化了。

92:4.6 (1007.6)2. 伊甸园的教导。亚当和夏娃再次向进化各族描绘了万有之父的概念。但第一伊甸园的瓦解,使亚当启示的进程在其全面开始之前就中断了。但半途夭折的亚当教导却由塞特族祭司们所传递下来,而这些真理中的某些从未失传于世。黎凡特宗教演进的整个趋势因塞特族人的教导而被改变了。但到公元前2500年,人类已在很大程度上丢掉了伊甸园时代所倡导的启示。

92:4.7 (1007.7)3. 撒冷的麦基洗德。这一内巴顿(Nebadon)应急圣子在玉苒厦(Urantia)上开创了第三次真理启示。其教导的基本训诫是信任信仰。他教导信任神之全能恩泽,并宣称信仰是人类赢得神助所藉靠的行为。他的教导逐渐与各种进化类宗教的信仰和习俗相混杂,并最终发展成为基督后第一个千年之初存在于玉苒厦上的那些神学体系。

92:4.8 (1008.1)4. 拿撒勒的耶稣。基督•迈克尔向玉苒厦(Urantia)第四次展现了神为万有之父的概念,这一教导自那以来便大体上持续下来。其教导的本质是爱心服务,即一个受造物子民在认识到父神爱心照料并响应它之后而自愿给出爱心崇拜;这类受造物子民给予其同胞的自由意志性服务,也令他们愉快认识到从事这一服务他们同样在服侍上父。

92:4.9 (1008.2)5. 玉苒厦(Urantia)文献。包括本篇在内的这些文献构成了对于玉苒厦凡人的最为新近真理呈献。这些文献不同于所有以往的启示,因为它们不是一个单一宇宙人格的作品,而是由许多存有所做的综合呈献。但缺乏臻至万有之父的任何启示,都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所有其它天界照料都不过是局部的、暂时的,且只适应于当地时空条件的。尽管像这样的准入或许可可能会有损于全部启示的即时力量和权威,但适宜做出如此坦白陈述的时机已抵至玉苒厦,即便冒有减弱这一对玉苒厦各凡人种族所做最新真理启示之未来影响和权威的风险。

5. 伟大的宗教领袖

92:5.1 (1008.3)在进化类宗教中,诸神被构想为按人类形象相似的方式存在;在启示类宗教中,人们则被教导他们是神之子民 -- 甚至是按神性之有限形象造出来的;在由启示教导和进化产物混成的综合性信仰中,神之概念是以下各类的混合:

92:5.2 (1008.4)1. 进化类教派的先存观念。

92:5.3 (1008.5)2. 启示类宗教的崇高理念。

92:5.4 (1008.6)3. 伟大宗教领袖、先知和人类导师的个人观点。

92:5.5 (1008.7)大多伟大宗教时代都是由某位杰出人格的生活和教导所开创的;领袖阶层引发了大多历史上有价值的道德运动。而人们总是倾向于尊崇领袖,甚至以牺牲其教导为代价;去敬畏其人格,即便忽略了他所宣讲的真理。而这一切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进化人类的心中有一种向上面、向外面寻求帮助的本能渴望。这种渴望旨在用来期盼行星君王及后来物质性子女在世上的出现。在玉苒厦(Urantia)上,人类被剥夺了这样一些超人的领导者和支配者,因此他不断通过为其人类领导者附会以超凡出身和神奇经历相关的传说,来寻求弥补这种遗失。

92:5.6 (1008.8)许多民族都构想了他们的领导者由处女所生,他们的一生被神奇的事迹所充斥,他们的回归也一直受到其各自族群的期盼。在中亚,部落中的人们仍期盼着成吉思汗的回归;在西藏、中国和印度,人们期盼的是佛陀的回归;在伊斯兰教中,人们期盼的是穆罕默德的回归;在美洲印第安人中间,人们期盼的是赫休纳宁•奥纳莫纳蓝顿的回归;对希伯来人来说,人们普遍期盼的则是亚当作为物质性支配者的回归。在巴比伦,马杜克神则是亚当传说、神子观念、人与神之间连接纽带的一种存续。随着亚当在世上的出现,所谓的神子就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中间。

92:5.7 (1009.1)但不管人们对他们持有多少迷信敬畏,仍有一个事实是,这些导师确曾是促进人类道德、哲学和宗教进步的启示类真理杠杆所赖以支撑的世间人格支点。

92:5.8 (1009.2)在玉苒厦(Urantia)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中,曾有过成百上千的宗教领袖,从奥纳嘎到古鲁•那纳克。在这一时期中间,宗教真理与灵性信仰曾有过许多跌宕起伏,而过去玉苒厦宗教的每一次复兴,都与某位宗教领袖的生平和教导相关。在考虑近期的诸多导师时,将他们归到后亚当期玉苒厦七个主要宗教时代中或许证明是有益的:

92:5.9 (1009.3)1. 塞特族时期。在阿摩萨德的领导下得以复兴的塞特族祭司们,成了后亚当期的伟大导师。他们活跃于安德族人的土地上,其影响在希腊人、苏美尔人和印度人中间持续最长。在印度人中间,他们作为拥有印度教信仰的婆罗门而持续到现今时代。塞特族人及其追随者们从未完全遗忘亚当所启示的三位一体概念。

92:5.10 (1009.4)2. 麦基洗德传教士的时代。当玛可文塔•麦基洗德在基督前近两千年在撒冷居住和教导时,玉苒厦(Urantia)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因那些他所委托导师的诸多努力而得以复兴了。这些传教士将信仰宣称为获得神助的代价;而他们的教导尽管对于任何立即出现的宗教来说没有成效,然而却构成了后来真理导师们建立玉苒厦宗教所依赖的根基。

92:5.11 (1009.5)3. 后麦基洗德时代。尽管阿门内莫普和阿肯那顿在这一时期都教导过,但后麦基洗德时代杰出的宗教天才却是一群黎凡特贝因都人的领袖以及希伯来教的奠基人 -- 摩西。摩西教导了一神论。他说过:“听啊,以色列,我们的上主神是独一之神。”“上主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他神。”他持续不断寻求去根除其民族中间鬼魂崇拜的残余,甚至对其操行者制定了死刑。摩西的一神论被其继承者们掺混了,但在后来时期他们确实又回归到了他的许多教导中。摩西的伟大在于他的智慧和精明。其他人也曾拥有过关于神的更伟大概念,但无一人曾如此成功说服大批人接受这种先进的信念。

92:5.12 (1009.6)4. 基督前第六世纪。在这一个世纪,即玉苒厦(Urantia)上所曾见证到的最伟大宗教觉醒世纪之一里,有许多人出现来宣扬真理。在这些人当中,应被记录下来的有乔达摩、孔子、老子、琐罗亚斯德以及耆那教的诸多导师。乔达摩的教导在亚洲广为传播,他被千百万人尊为佛陀。孔子之于中国的道德,正如柏拉图之于希腊的哲学一样,尽管对这二人的教导而言都曾有过宗教反响,但严格来说,二人都不是宗教导师;老子在道论中所预想的神,比之孔子在人性论或是柏拉图在理念论中预想的更为丰富。琐罗亚斯德虽然受到二元灵论、即好灵和坏灵这一流行观念的诸多影响,但他同时也抬升了唯一永恒神灵的观念,以及光明最终战胜黑暗的观念。

92:5.13 (1010.1)5. 基督后第一世纪。作为一名宗教导师,拿撒勒的耶稣从施洗约翰所建立的教派开始,竭尽所能推进到了远离禁食和形式。除了耶稣,塔苏斯的保罗和亚历山大的斐洛也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导师。他们的宗教观念在那一带有基督之名的信仰演进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92:5.14 (1010.2)6. 基督后第六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一个优于其时许多信条类宗教的宗教。他的宗教是对社会要求异族人信教以及其自身民族宗教生活不连贯性的一种抗议。

92:5.15 (1010.3)7. 基督后第十五世纪。这一时期见证了两场宗教运动:西方基督教统一性的瓦解以及东方一种新宗教的合成。在欧洲,制度化的基督教已达到了那种无弹性的程度,以至产生了与统一性无法相容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东方,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结合起来的教导由那纳克及其追随者综合进了锡克教当中,后者是亚洲最先进的宗教之一。

92:5.16 (1010.4)玉苒厦(Urantia)的将来无疑将以诸多宗教真理导师的出现为特征 -- 即对神之父性身份以及所有受造物之间兄弟情谊的教导。但人们有所期望的是,这些未来先知热切而真诚的努力,将会更少导向强调宗教间的隔阂,而是更多导向不同智性宗教体系之追随者中间充满灵性崇拜的宗教情谊,这一多宗教体系正是撒旦尼亚的玉苒厦之特色。

6. 复合性宗教

92:6.1 (1010.5)二十世纪的玉苒厦(Urantia)各宗教,呈现出了对人类崇拜冲动之社会演变的一种有趣研究。许多信仰自鬼魂崇拜的时代以来鲜有进展。非洲俾格米人作为一个类别来说没有任何宗教反应,尽管他们中有些人略微相信鬼灵环境。他们今天的状况就如同宗教演进刚开始时原始人所处的位置。原始宗教的基本信仰是死后续存。崇拜一个人格神的观念表明了一个先进的进化发展,甚至是启示的第一阶段。达雅克人仅发展出了最原始的宗教习俗。而相对近来的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对神怀有非常贫乏的观念;他们相信鬼魂,并拥有一种死后某种续存的模糊观念。现今的土著澳洲人只拥有一种鬼魂恐惧、对黑暗的惧怕以及一种粗陋的祖先敬奉。祖鲁人刚演变出一种充满鬼魂恐惧和祭献的宗教。许多非洲部落,除了通过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的传教工作以外,还没有超越宗教演进中的物神阶段。但某些群体已长时间怀有一神论的观念,像一度的色雷斯人,他们也相信永生。

92:6.2 (1010.6)在玉苒厦(Urantia)上,进化类宗教和启示类宗教是齐头并进的,与此同时,就在这些文献撰写的时期,它们也相互交融、合并成了世间所存的多样化宗教体系。这些宗教,即存在于二十世纪玉苒厦的诸多宗教,可被列举如下:

92:6.3 (1011.1)1. 印度教 -- 最为古老的。

92:6.4 (1011.2)2. 希伯来教。

92:6.5 (1011.3)3. 佛教。

92:6.6 (1011.4)4. 儒家教导。

92:6.7 (1011.5)5. 道教信仰。

92:6.8 (1011.6)6. 琐罗亚斯德教。

92:6.9 (1011.7)7. 神道教。

92:6.10 (1011.8)8. 耆那教。

92:6.11 (1011.9)9. 基督教。

92:6.12 (1011.10)10. 伊斯兰教。

92:6.13 (1011.11)11. 锡克教 -- 最为近来的。

92:6.14 (1011.12)古代最为先进的宗教是印度教和犹太教,它们各自极大影响了西方和东方的宗教发展进程。印度人和希伯来人都相信他们的宗教是受启发和启示的,他们还相信所有其它宗教都是这种唯一真正信仰的诸多衰微形式。

92:6.15 (1011.13)印度被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伊斯兰教徒和耆那教徒所瓜分,每个教都按照各自不同的设想描绘了神、人和宇宙。中国则遵从了道家和儒家的教导;而神道教则在日本受到尊崇。

92:6.16 (1011.14)伟大的跨国性、跨族性信仰是希伯来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佛教从锡兰和缅甸展开,经由西藏和中国而至日本。它对许多民族的习俗展现出了一种适应性,只有基督教才可与之匹敌。

92:6.17 (1011.15)希伯来教涵盖了从多神论到一神论的哲学性过渡;它是进化类宗教和启示类宗教中间的一种进化性环节。希伯来人是由追随其早期进化类诸神而直接进展到追随启示之神的信仰的唯一西方民族。但这一真理直到以赛亚的时代才得到广泛的接受,后者再次教导了一个与万有之创造者结合起来的民族神灵的融合观念:“啊,万军之主,以色列之神,你就是神,你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你创造了天地。”西方文明存续的希望,曾一度存在于希伯来人关于善的崇高概念中和希腊人关于美的先进观念中。

92:6.18 (1011.16)基督教是关于基督生平和教导的宗教,基于犹太教的神学之上,通过吸收某些琐罗亚斯德教的教导和希腊哲学而得到进一步改进,它主要由三个人所形成:斐洛、彼得和保罗。自保罗的时代以来,它已经历了许多演变阶段,并已变得如此彻底地西方化,以至许多非欧洲民族非常自然地将基督教视为一位陌生之神对陌生人所做的陌生启示。

92:6.19 (1011.17)伊斯兰教是北非、黎凡特和东南亚的宗教及文化连接纽带。正是与后来基督教教导相关的犹太神学,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一神论的。穆罕默德的追随者对三位一体的先进教导瞠目结舌;他们无法理解三位神性人格与一体神灵的教义。要引导进化性心智突然接受先进的启示真理,一直是很困难的。人类是一种进化类受造物,基本上必须要通过进化性手段获得其宗教。

92:6.20 (1012.1)祖先崇拜曾一度构成了宗教演进中的一种明确的进步,但既令人惊奇又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原始观念仍持续存在于中国、日本和印度,存在于相对更为先进的观念中间,例如佛教和印度教。在西方,祖先崇拜发展成了对国家诸神的尊崇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在二十世纪,这种崇拜英雄的民族主义宗教以各种表现出许多西方民族和国家特征的激进民族世俗主义而出现。这同一态度也存在于一些讲英语民族的著名大学和大型产业社团中。与这些观念并无太大不同的观点是,宗教只是“一种寻求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国家宗教”不过是对早期罗马皇帝崇拜以及神道教 -- 即对皇室家族手中国家之崇拜的一种复归。

7. 宗教的未来演进

92:7.1 (1012.2)宗教永远无法成为一种科学事实。哲学或许会停留在科学的基础上,但宗教将永远保持为进化性或启示性的,或是二者的一种可能性结合,正如它在今日世界所表现的那样。

92:7.2 (1012.3)新的宗教不可能被发明出来;它们要么被演化出来,要么它们会被突然启示出来。所有新的进化类宗教都不过是对旧有信仰的渐进性表达、新的调适和调整。旧的不会停止存在;它会与新的相融汇,正如锡克教是从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及其它现代教派的土壤及形式中发芽开花一样。原始宗教曾是十分民主的;野蛮人会迅速借鉴或传出。独断且偏狭的神学自负仅会伴随启示类宗教而出现。

92:7.3 (1012.4)玉苒厦(Urantia)的许多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好的,它们将人带向了神,将对上父的认识带给了人。对任一群体的笃信宗教者而言,将其信条设想为真理都是一种谬误;这种态度更多表明了神学上的傲慢,而非是信仰的确定性。任何一种玉苒厦宗教,都可有利研究和吸收其他信仰中所含真理之精要,因为所有宗教都包含真理。笃信宗教者最好还是借鉴其邻伴鲜活灵性信仰中的精要,而非声讨其残存迷信和陈旧仪式中的糟粕。

92:7.4 (1012.5)所有这些宗教都作为人类对其同一灵性引导所做多变智性反应的一种结果而出现。它们永远无法指望达到信条、教义和仪式上的一致性 -- 这些都是智性的;但它们可以、而且终有一日将会在对万有之父的真正崇拜方面实现统一,因为这是灵性的,而它永远是真实的,即在灵性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92:7.5 (1012.6)原始宗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物质价值类意识,但文明却提升了宗教价值,因为真正的宗教将自身投入到对诸多有意涵、至高性价值的服务中。随着宗教的演进,伦理学会成为道德的哲学,而道德则会凭借具有最高意涵和至高价值的标准 -- 即神圣灵性理念而成为自身之戒律。这样,宗教就会成为一种自发而高尚的投入,即对爱之忠诚的鲜活体验。

92:7.6 (1013.1)一个宗教的品质可通过下列几个方面而得以表明:

92:7.7 (1013.2)1. 价值层次 -- 即忠诚。

92:7.8 (1013.3)2. 意涵深度——即个人对这些最高价值之理想主义认知的敏感性。

92:7.9 (1013.4)3. 献身程度——即对这些神圣价值的虔诚程度。

92:7.10 (1013.5)4. 人格在通向理想主义灵性生活这一宇宙道路上认识到人与神的父子关系以及宇宙中不断进展的居民身份所产生的无拘无束进展。

92:7.11 (1013.6)当孩子将其全能者的观念从父母转向神时,宗教意涵就会在自我意识当中进展。这个孩子的整个宗教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恐惧,还是爱主导了亲子关系。奴隶在将其对主人的恐惧转为对神之爱的观念时,总是经历到极大的困难。文明、科学和先进的宗教,必须要将人从那些源自对自然现象之惧怕而产生的恐惧中解救出来。而更伟大的启蒙,也应将受教育凡人从所有对与神灵交流之中间人的依赖中解救出来。

92:7.12 (1013.7)这些从对人性可见物尊崇转到对神性不可见物尊崇的过程中充满崇慕犹豫的中间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应会被内驻神圣之灵的促进性照料意识所缩短。尽管如此,人不但被其关于神灵观念、也被其所选择尊崇英雄的性格的所深刻影响了。最为不幸的是,那些逐渐尊崇神圣复活之基督的人们却忽略了这个人 -- 这个英勇无畏的英雄 -- 约书亚•本•约瑟夫。

92:7.13 (1013.8)现代人对宗教是足够自觉的,但其崇拜习惯却因加快的社会转型和前所未有的科学发展而变得混乱和受到质疑。善于思考的男女想要宗教得到重新定义,而这种要求将会迫使宗教去重新评估自身。

92:7.14 (1013.9)现代人面临着要在一代人身上去做出比两千年里所做人类价值重调更多的任务。而这一切都会影响社会对宗教的态度,因为宗教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手段。

92:7.15 (1013.10)真正的宗教必须要永远既是一切持久文明的永恒根基,又是其指路的明星。

92:7.16 (1013.11)[由内巴顿(Nebadon)的一位麦基洗德所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