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第78篇 - 亚当时代之后的紫色种族

玉苒厦之书

第78篇

亚当时代之后的紫色种族

78:0.1 (868.1)第二伊甸园是持续了将近三万年的文明摇篮。亚当族的人们在美索不达米亚这儿固守着,并将其后代派送到世上的各个角落,后来,由于与诺德族人和桑吉克族各部落的混合而被称为安德族人。那些男男女女们从这一地区出发,开创了有历史记载时期的活动,并极大地加快了玉苒厦(Urantia)上的文化进程。

78:0.2 (868.2)本篇会论述该紫色种族的行星史,始自大约公元前35,000年亚当违约后不久,往下延伸到大约公元前15,000年它与诺德族人和桑吉克族的混合而形成安德族人群,再往下到大约公元前2000年它从美索不达米亚家园的最终消失。

1. 种族和教化的分布

78:1.1 (868.3)尽管在亚当到来时各种族的思想和道德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但身体进化却并未受卡里迦夏反叛之突变的影响而继续发展着。亚当对各种族生物性状态的贡献,虽有部分的任务失败,但却极大地提升了玉苒厦(Urantia)的人们。

78:1.2 (868.4)亚当和夏娃也为人类的社会、道德和智性进步做出了颇有价值的贡献;文明也因其后代的存在而得以大大加快了。但三万五千年前,整个世界鲜有教化。某些文明中心零星存在着,但玉苒厦(Urantia)的大多地方都为野蛮所困。当时的种族和教化分布如下所述:

78:1.3 (868.5)1. 紫色种族 -- 亚当族人和亚当森族人。亚当族人的主要教化中心是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三角区的第二乐园;这确实是西方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摇篮。紫色种族的第二个或者说北部中心,是亚当森族人的总部,位于里海南岸东部的科佩特山脉附近。教化和生命质从这两个中心传向了周围的土地,这立即加快了所有种族的发展。

78:1.4 (868.6)2. 前苏美尔人及其他诺德族人。在美索不达米亚靠近两河河口的地方,还存有一些达拉玛希亚时代古老教化的残留。在过往的万千岁月当中,这一群体逐渐完全地与北边的亚当族人相混合了,但他们从未完全丧失自己的诺德族传统。许多其他定居在黎凡特的诺德族群体,一般说来都被后来逐渐扩展的紫色种族所吸收了。

78:1.5 (869.1)3. 安东族人在亚当森总部的北边和东边,保有五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定居点。他们还散布在整个土耳其斯坦,尽管他们有些仍孤立存在于整个欧亚大陆,特别是在山区。这些土著人仍占据着欧亚大陆的北部土地,外加冰岛和格陵兰岛,但他们在很早以前就被蓝种人赶出了欧洲的平原,又被扩张的黄种人赶出了远东的诸河流域。

78:1.6 (869.2)4. 红种人占据了美洲,他们在亚当到来的五万多年之前便已被赶出了亚洲。

78:1.7 (869.3)5. 黄色种族。中国各民族在控制东亚方面颇有建树。他们最为先进的定居点位于现代中国西北部邻近西藏的地区。

78:1.8 (869.4)6. 蓝色种族。蓝种人遍及整个欧洲,但他们较优秀的教化中心位于当时地中海盆地的富饶谷地以及欧洲西北部。尼安德特人种的吸纳极大地妨碍了蓝种人的教化,但他仍不失为欧亚进化民族中最为进取、最富冒险性和最富探索性的。

78:1.9 (869.5)7. 达罗毗荼人之前的印度。在印度的复杂种族混合 -- 包含了世上每一种族,但尤其是绿色、橙色和黑色种族 -- 维持了一种略高于周边地区的教化。

78:1.10 (869.6)8. 撒哈拉文明。靛色种族中的优秀分子在现今为撒哈拉大沙漠的地区拥有最为进步的定居点。这一靛-黑色族群带有没落的橙色和绿色种族的大量血统。

78:1.11 (869.7)9. 地中海盆地。印度以外最为高度混合的种族,占据了现今为地中海盆地的地区。在这儿,北边来的蓝种人和南边来的撒哈拉人相遇,并与东边来的诺德族人和亚当族人相混合。

78:1.12 (869.8)这便是大约两万五千年前,紫色种族大扩张开始之前这个世界的局面。未来文明的希望,在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第二乐园。在西南亚这儿,存在着产生一个伟大文明的潜力,存在着向世界传播从达拉玛希亚时代和伊甸园时代得以挽救下来的思想和理念的可能性。

78:1.13 (869.9)亚当和夏娃留下了一群数量有限但却很有能力的后代,玉苒厦(Urantia)上的天界观察员们也急切地等待去发现,犯错物质性子女的这些后代们将会如何表现他们自己。

2. 第二乐园的亚当族人

78:2.1 (869.10)数千年来,亚当的子孙们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一带劳作着,解决着他们的灌溉问题和南边的防洪问题,完善着北边的防御工程,并试图保持他们第一伊甸园的光荣传统。

78:2.2 (869.11)第二乐园领导层所展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玉苒厦(Urantia)历史上令人惊奇而又令人振奋的史诗之一。这些杰出的灵魂们从来没有忘记亚当使命之宗旨,因此他们勇敢地抵制住了周围低劣部落的影响,同时也欣然不断派出其上等的子女,作为使者前往世间各个种族。这种扩张常常对于本部教化是极具损耗性的,但这些优秀的人们总是会令自身复原。

78:2.3 (870.1)亚当族人的文明、社会和教化状况,都远远高于玉苒厦(Urantia)进化各族的总体水平。只有在凡恩和阿玛顿以及亚当森族人的原有定居点中,才有一种终究可比的文明。但第二伊甸园的文明是一种人为的构造 -- 它不是进化而来的 -- 因此注定会退化,直到它达到一种自然的进化水平。

78:2.4 (870.2)亚当在他身后留下了一种伟大的智性兼灵性教化,但它在机械用具方面尚不够先进,因为每个文明都要受到可获自然资源、固有天赋及确保发明成果所需充足闲暇的限制。紫色种族的文明,基于亚当的存在以及第一伊甸园的传统。在亚当死后,随着这些传统历经数千年的流逝而渐趋黯淡,亚当族人的教化水平也稳步退化,直到它与周围各民族的状况达到了一种互补性平衡的状态,并触及了紫色种族自然演进的教化能力。

78:2.5 (870.3)但亚当族人在公元前19,000年前后曾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为数四百五十万人,而且他们已将其数百万子孙灌注到了周围的民族当中。

3. 亚当族人的早期扩张

78:3.1 (870.4)紫色种族保留了伊甸园的和平传统达数千年之久,这解释了他们在领土争夺方面的长久耽搁。当他们遭受人口压力时,他们不是发动战争以求获得更多领土,而是派出其余裕的居民作为教导者而前往其他各族。这些早期移民的教化效果不曾持久,但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对亚当族教导者、贸易者和探险者的吸收,使得周围各族变得日渐朝气蓬勃。

78:3.2 (870.5)有些亚当族人很早便往西去向了尼罗河流域;还有一些往东渗入了亚洲,但这些都是少数。后期的大规模移动是广泛往北,然后再往西。大体上,这是一种逐渐而又不懈的往北推动,大多数人往北行进,然后沿里海绕向西而进入欧洲。

78:3.3 (870.6)大约两万五千年前,亚当族人的许多纯种分子向北长途跋涉。随着他们往北渗透,他们的亚当性变得越来越少,到他们占据土耳其斯坦时,他们已与其他种族完全混合了,尤其是诺德族人。很少有纯系的紫种人曾远渗入欧洲或亚洲。

78:3.4 (870.7)从大约公元前30,000年到公元前10,000年,在整个西南亚发生了划时代的种族混合。土耳其斯坦的高地居民是一个强健有力的民族。印度的西北部仍存留着凡恩时代的许多教化。而在这些定居点的北边还保留着早期安东族人的最好教化。这两个拥有教化和品质的优秀种族,都被北向移动的亚当族人所吸收了。这一混合导致了许多新观念的采纳;它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并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

78:3.5 (871.1)随着早期亚当族迁徙在大约公元前15,000年的结束,欧洲和中亚拥有了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多的亚当后代,甚至比美索不达米亚还多。欧洲的蓝色种族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渗透了。现在被称作俄罗斯和土耳其斯坦的地区,其整个南部片区那时都被一大批与诺德族人、安东族人、红种和黄种桑吉克族人相混合的亚当族人所占据了。南欧和地中海沿岸则被一个包含了安东族和桑吉克族 -- 橙种、绿种和靛种 -- 并带有少量亚当族血统的混合种族所占据了。小亚细亚和欧洲中东部地带则被安东族人占主导的诸多部落所持有了。

78:3.6 (871.2)大约在这个时候,一个由美索不达米亚前来者所强化的混合性有色种族,固守于埃及并准备去取代幼发拉底河流域正在逐渐消失的文化。黑种人则进一步移向非洲南部,并像红种人一样几近与世隔绝了。

78:3.7 (871.3)撒哈拉文明被干旱所打断了,而地中海盆地的文明则被洪水所打断了。蓝色种族到这时为止,还没有发展出一种先进的文化。安东族人仍然散布在北极和中亚地区。绿色和橙色种族则同样灭绝了。靛色种族正向非洲南部移进,在那儿开始了其缓慢而持久的种族退化。

78:3.8 (871.4)印度各民族伴随其文明毫无进展而停滞不前;黄种人则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地位;棕种人还没有在太平洋附属诸岛上开创他们的文明。

78:3.9 (871.5)这些种族分布,伴随着广泛的气候变化,为开启玉苒厦(Urantia)文明的安德族人时代搭好了世界舞台。这些早期的迁徙从公元前25,000年到公元前15,000年,共延续了一万多年。后来的安德族人迁徙则从公元前15,000年持续到公元前6000年。

78:3.10 (871.6)较早期数波亚当族人花了许久才穿越欧亚大陆,以致他们的教化在迁移中大量散失了。只有后来的安德族人才以足够的速度移进着,从而在离美索不达米亚极远的地方,都能保留伊甸园的教化。

4. 安德族人

78:4.1 (871.7)安德族人种是纯系紫色种族和诺德族外加进化各民族的原初混合。一般来说,安德族人被认为是比现代各民族拥有更大比例亚当血统的民族。大体上,安德族人这个称谓被用来指代那些种族遗传具有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紫色血统的人。现代的玉苒厦人(Urantian),即便是北部的白种人,所含有的亚当血统也远少于这一比例。

78:4.2 (871.8)最早的安德族人发源于两万五千年前邻近美索不达米亚的地区,由亚当族人和诺德族人混合而成。第二乐园被逐渐减弱的紫种血统形成的若干同心圆所环绕着,正是在这个种族大熔炉的边缘诞生了安德族人种。后来,当迁徙的亚当族人和诺德族人进入当时富饶的土耳其斯坦时,他们很快便与优秀的居民相混合了,随之产生的种族混合将安德族类向北扩展了。

78:4.3 (872.1)安德族人是自纯系紫色人种时代以来,玉苒厦(Urantia)所出现的最为全面的人类血统。他们包含了亚当族和诺德族人种存留遗民中大多数最高等类型,也包含了后来黄种人、蓝种人和绿种人的某些最好血统。

78:4.4 (872.2)这些早期的安德族人不是雅利安人;他们是前雅利安人。他们不是白种人;他们是前白种人。他们既不是西方人也不是东方人。但正是安德族人的传承,给予了所谓白种人的多语言混合,这被概括为所谓高加索人种的同质性。

78:4.5 (872.3)紫色种族的这个较纯血统保留了亚当族寻求和平的传统,这解释了何以较早期的种族流动具有更为和平的迁徙本质。但随着亚当族人与当时为好战民族的诺德族血统联合,他们的安德族后代就变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生活在玉苒厦(Urantia)上的最富经验、最为睿智的好战分子。从那以后,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流动便愈发变得具有军事色彩,并变得愈发类似于实际的征服。

78:4.6 (872.4)这些安德族人是勇于冒险的;他们拥有流浪者的性情。桑吉克族或是安东族血统的增加,易于使他们逐渐安定下来。但即便如此,他们后来的子孙也从未停下来,直到他们环航全球并发现了最后一片遥远的大陆。

5. 安德族人的迁徙

78:5.1 (872.5)第二乐园的教化持续了两万年,但它也经历了逐步的衰败,直到约公元前15,000年,塞特族祭司阶层的再兴和阿摩萨德的领导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随着亚当族人与周围混杂的诺德族人广泛结合而形成安德族人,出现了伟大的乐园复兴,紧接着便是后来席卷了欧亚大陆的大规模文明浪潮。

78:5.2 (872.6)这些安德族人在整个欧亚和北非开创了新的进步。从美索不达米亚直到新疆,安德族人的教化都是占主导的,向欧洲的稳步迁徙,不断地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新来者们所补足了。但准确说来,直到临近混种的亚当后代开始最终迁徙之时,才能将安德族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种族。到此时为止,即便是第二乐园里的各个人种也变得如此混杂,以致他们不能再被认为是亚当族人了。

78:5.3 (872.7)土耳其斯坦的文明因美索不达米亚的新来者,尤其是后来的安德族骑兵,而不断得以复兴和更新。所谓的雅利安母语正是在土耳其斯坦的高地中逐渐形成的;它是那一地区的安东族方言与亚当森族人以及后来安德族人语言的一种融合。许多现代的语言都源自于这些征服了欧洲、印度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部片区的中亚部族所拥有的这一早期语言。这种古老的语言给予了西方各种语言那种被称作雅利安语系的相似性。

78:5.4 (872.8)到公元前12,000年,世界四分之三的安德族人血统居于北欧和东欧,在后来也是最后一次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外迁发生时,这些最后移民浪潮的百分之六十五进入了欧洲。

78:5.5 (873.1)安德族人不仅迁往了欧洲,也迁往了中国北部和印度,许多族群作为传道者、教导者和贸易者而渗透到了世间各个角落。他们对撒哈拉桑吉克各民族的北方族群贡献颇大。但只有少数教导者和贸易者深入到了非洲南部尼罗河上游源头以远的地方。后来,混杂的安德族人和埃及人沿着非洲的东西海岸往下直到赤道以下,但他们并未到达马达加斯加。

78:5.6 (873.2)这些安德族人就是所谓的达罗毗荼人,即后来印度的雅利安人征服者;他们在中亚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图兰人的祖先。这个种族中有许多人分别取道新疆和西藏来到了中国,并为后来的中国人血统增添了一些优良的品质。不时地,有小批人进入了日本、福摩萨(即台湾)、东印度群岛和中国南部,但很少有人通过沿海路线进入中国南部。

78:5.7 (873.3)这个种族的一百三十二人,从日本乘坐一队小船,最终抵达了南美洲,通过与安第斯山脉的土著人通婚,建立了后来印加统治者的血统。他们从容地穿过了太平洋,并在他们沿途发现的众多岛屿上逗留。那时波利尼西亚群岛比现在要多得多,也大得多,而这些安德族航行者,与那些追随他们的人一起,从生物学上改变了途中的土著族群。作为安德族人渗透的一个结果,许多繁荣的文明中心在这些现已沉没的陆地上逐渐形成了。复活节岛长久以来就是这些失落的群岛当中之一所属的宗教和行政中心。但在这些很久以前远渡太平洋的安德族人中,只有一百三十二人到达了美洲大陆。

78:5.8 (873.4)安德族人的这种迁徙式征服一直持续到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最终分散。随着他们涌出美索不达米亚,他们不断消耗着出自他们家园的生物性储备,同时也使周围民族显著增强。对他们所到过的每一个民族,他们都贡献了幽默、艺术、冒险精神、音乐和制造。他们是熟练的动物驯化者,也是内行的农业者。至少在那时,他们的存在通常改善了那些较古老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道德习俗。美索不达米亚的教化就这样悄悄地传遍了欧洲、印度、中国、北非和太平洋诸岛。

6. 安德族人的最后分散

78:6.1 (873.5)最后三波安德族人在公元前8000年与公元前6000年之间涌出了美索不达米亚。这三股巨大的文化浪潮是因东面山地部落的压力和西面平原居民的侵扰而被挤出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的居民在其最后一次迁出中沿着以下几个方向出发:

78:6.2 (873.6)百分之六十五沿里海路线进入了欧洲,去征服新出现的白色人种 -- 即蓝种人与早期安德族人的混合人种,并与之融合。

78:6.3 (873.7)百分之十,包括一大群塞特族祭司,向东穿过以拦高地,到了伊朗高原和土耳其斯坦。他们的许多后裔与其来自北边地区的雅利安同胞们一起,在后来被赶入了印度。

78:6.4 (874.1)百分之十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往北跋涉时转而往东,进入新疆,在那里,他们与安德族黄种居民相融合了。这一种族结合所产生的多数能干后代在后来进入了中国,并对黄种人之北方分支的即时改善贡献颇多。

78:6.5 (874.2)这些逃离安德族人的百分之十,取道穿过阿拉伯而进入了埃及。

78:6.6 (874.3)百分之五的安德族人,即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河口沿岸区域的优良文化群落,一直不与邻近低劣部落成员通婚,拒绝离开他们的家园。这一群体代表着许多优秀安德族人和亚当族人血统的幸存。

78:6.7 (874.4)到公元前6000年,安德族人几乎完全撤离了该地区,尽管他们那些与周围桑吉克种族和小亚细亚的安东族人相混合的后裔,却还在那里去与北边和东边的入侵者们在迟后的日子发生战争。

78:6.8 (874.5)第二乐园的教化时代因周围低劣血统的渐趋渗透而被终结了。文明往西移向了尼罗河和地中海诸岛,它在其美索不达米亚源泉衰落许久之后仍在那里继续繁荣发展着。低劣民族的这种无节制涌入,为后来北边野蛮人征服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做好了准备,而他们把余下有才能的血统也赶了出去。即便在以后的岁月中,有教化的遗族仍对这些无知粗俗的入侵者之存在怨恨有加。

7. 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

78:7.1 (874.6)河居者们习惯了某些季节里河水溢过两岸;这些周期性的洪水是他们生活中的年度事件。但由于北边渐进性的地质变化,新的风险威胁着美索不达米亚流域。

78:7.2 (874.7)在第一伊甸园沉没之后的数千年来,地中海东岸一带的山脉,以及美索不达米亚西北和东北的山脉,都在持续上升。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这种高地的上升大大地加快了,这与北部山脉上大为增加的降雪一起,导致了每年春季整个幼发拉底河流域前所未有的洪水。这些春季的洪水愈演愈烈,以至于最终河岸地区的居民都被赶到了东边的高地上。在近一千年里,许多城市实际上都由于这些泛滥的洪水而被遗弃了。

78:7.3 (874.8)近五千年后,当被巴比伦人囚禁的希伯来祭司们试图将犹太人追溯至亚当时,他们发现很难将这个故事拼凑到一起;他们中有个人想到去放弃这一努力,而让整个世界在诺亚洪水的时代淹没于其自身的邪恶中,这样就处于一个更好的立场去将亚伯拉罕追溯至诺亚的三个幸存儿子当中之一身上。

78:7.4 (875.1)洪水曾一度覆盖整个地表的传说是普遍性的。许多民族都怀有昔时曾有过世界范围洪水的故事。诺亚、方舟和洪水的圣经故事,是希伯来祭司阶层在被巴比伦人囚禁期间的一种杜撰。自从生命在玉苒厦(Urantia)上被创建以来,还未曾有过一场环球性的洪水。地表完全被水覆盖的唯一时代,是在陆地开始出现之前的那些太古代时期。

78:7.5 (875.2)但诺亚真的存在过;他曾是亚兰的一个酿酒师,那是靠近以力的一个河边居民点。他对该河各年的汛期都保有一份书面记录。他由于在该河流域上下奔走,提倡所有房屋都要用木头建成船的样式,还提倡在洪水季节到来时要每晚把家畜放到船上而招致许多嘲笑。他每年都去邻近的各个河边定居点,并警告他们再过多少日子洪水就会来了。终于有一年到来了,那年的洪水由于异乎寻常的大雨而得以极大的增强,以致突然上涨的河水摧毁了整个村庄;只有诺亚及其直系家人因其房船而得以幸免。

78:7.6 (875.3)这些洪水造成了安德族人文明的中断。随着这一洪水时期的结束,第二乐园也不复存在了。只有在南边以及苏美尔人中间,还残存着一丝过往辉煌的痕迹。

78:7.7 (875.4)这个最为古老文明之一的遗迹,可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这些地区及其东北方和西北方得以找到。但达拉玛希亚时代更为古老的遗迹,则存在于波斯湾的海水之下,而第一伊甸园则躺在地中海东端的水下。

8. 苏美尔人 -- 最后的安德族人

78:8.1 (875.5)当安德族人的最后分散断掉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生物性支柱时,这个优秀种族的小部分人仍留在了他们靠近两河河口的家园中。这些人就是苏美尔人,到公元前6000年,他们在出身方面大部分变成了安德族人,虽然他们的文化更多仅与诺德族人相符,他们还仰赖拉玛希亚的古老传统。尽管如此,这些河岸地区的苏美尔人仍不失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最后一批安德族人。但到这一晚近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各个民族已彻底融合了,这一时代坟墓中发现的头盖骨类型也证明了这一点。

78:8.2 (875.6)正是在洪水期间,苏萨城曾大为繁荣过。这首个较低的城市被洪水淹没了,以致第二个较高的城镇继之而起,而成为了那个时代精巧手工艺品的总部。随着这些洪水的后来退却,乌尔成为了陶器产业的中心。大约七千年前,乌尔处在波斯湾上,河流的沉积物自那以来将该地构筑成了当今的限界。这些定居点由于较好的防洪工事和渐宽的河口,而较少遭受洪水。

78:8.3 (875.7)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爱好和平的谷物种植者们,长期以来都受到来自土耳其斯坦和伊朗高原的野蛮人袭击。但此时由于高地牧场的渐趋干旱,导致了对幼发拉底河流域所发动的一场合力的入侵。而这场入侵要远为严重得多,因为这些周围的牧人和猎人拥有大量驯养的马匹。正是对马匹的拥有,给予了他们一种远超其南边富裕邻人的巨大军事优势。在很短时间内,他们侵占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使得最后的文化浪潮倾巢而出,它们席卷了整个欧洲、西亚和北非。

78:8.4 (876.1)这些美索不达米亚的征服者们,在其行列中带有许多来自土耳其斯坦混合北方民族的较优秀安德族血统,包括某些亚当森的血统。这些从北边来的比较落后但却更为有力的部落,迅速自动地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残留,并迅即发展成为历史记载开始之际、在幼发拉底河流域所存在的那些混合人种。他们迅速重振了美索不达米亚过去文明的许多方面,采纳了河谷部落的诸多技艺和苏美尔人的许多教化。他们甚至试图建立第三座巴别塔,并在后来将这个称谓作为他们民族的名字。

78:8.5 (876.2)当这些从东北边来的野蛮人骑兵侵占了整个幼发拉底河流域时,他们并未征服居住在波斯湾河口周围的安德族人余部。这些苏美尔人之所以能够保卫自己,是由于其优秀的才智、更好的武器以及他们广泛的军事运河体系,这些运河是他们互相连通的水塘灌溉计划的一种附属物。他们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因为他们拥有一种统一的集体宗教。他们由此能够在其西北边邻人被分裂成为孤立的城邦之后许久,仍保持其种族和国家的完整性。这些城邦中没有一个能够战胜团结一致的苏美尔人。

78:8.6 (876.3)从北边来的入侵者,很快学会了信任并珍视这些热爱和平的苏美尔人,把他们尊为能干的教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并被所有北边的民族、西边的埃及民族以及东边的印度民族请来担任技艺及产业类教导者、商业主管者和民事支配者。

78:8.7 (876.4)在早期的苏美尔邦联破裂后,后来的各个城邦由塞特族祭司的叛逆后代们所统治着。仅当这些祭司征服了邻近的城市时,他们才自称为王。后来的城邦之王由于对神位的嫉妒,而未能在萨尔贡的时代之前形成强有力的联盟。每个城市都认为它的市神要高出所有其他诸神,因此他们拒绝服从于一个共同的领导者。

78:8.8 (876.5)城邦祭司们这段长时期的薄弱统治,最终由基什的祭司萨尔贡所终结了,他宣称自己为王,并开始了对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及邻近土地的征服。其时,这一切结束了由祭司们所统治支配的城邦制,每个城市都曾有过各自的市神以及各自的礼仪习俗。

78:8.9 (876.6)在这一基什邦联瓦解后,这些河谷城市之间便为了霸权而进入了一段长期不断的战争中。而统治权则不断地在苏美尔、阿卡德、基什、以力、乌尔和苏萨之间变换。

78:8.10 (876.7)大约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人在北边苏族人和固族人的手里遭受了严重的失败。拉格什,这个建立在洪水防护堤上的苏美尔人首都陷落了。在阿卡德陷落后,以力再坚持了三十年。到汉谟拉比的统治建立之时,苏美尔人已被吸纳到北部闪族人的行列中,美索不达米亚的安德族人从历史的页面上消失了。

78:8.11 (877.1)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游牧民族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到处肆虐。内尔族人对融合的安东族与安德族人种所形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后裔之里海一族,发动了最后的战争。蛮族人所做的并未引发美索不达米亚的毁灭,而后来的气候变化却成功做到了。

78:8.12 (877.2)这就是亚当时代之后紫色种族及其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家园命运的故事。他们的古老文明,最终由于优秀民族的迁出及其低劣邻族的迁入而陷落了。但在蛮族骑兵征服该流域之前许久,大多乐园教化就已传到了亚洲、非洲和欧洲,并在那里产生了发酵,从而孕育出了二十世纪的玉苒厦(Urantia)文明。

78:8.13 (877.3)[由内巴顿(Nebadon)的一位大天使所呈献。]